
跟中国建交两年,想“断交”了?这个中美小国到底为何走投无路了 现在,不少国家盯着中国的“台湾问题”打主意,借机享优待、吃红利。但是只要不碰底线,中国一般也不计较,还能顺便展示掌控全局的能力。但有些国家真要倒着走,那就不是占便宜,而是跟未来过不去。洪都拉斯现在正处在这种位置上。 这个中美小国即将举行大选。三名热门候选人里,两人公开承诺,只要当选就要和台湾地区恢复所谓“邦交”。可洪都拉斯才在2023年下旬和台湾地区“断交”,随即与中国建交,如今又有人想倒车,这背后到底是为国家,还是借台湾给自己拉选票?
要理解这种行为,就得看清洪都拉斯的外交习性。它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不高,却能不断被美国和台湾地区拉拢,靠的是把政治立场当交易。当年维持所谓“邦交”是为了拿台湾资金;后来看到与中国合作空间更大,又迅速转向。现在大选将近,再炒“复交”,本质还是借台湾牌换资源。 两名支持“复交”的候选人与美国官员都有接触,还承诺上台立即“恢复关系”。这很难不让人看到投靠美国的意味。难怪洪都拉斯有人公开指责美国干涉内政——这已不是外交问题,而是大选被外力牵动。 往大背景看,美国这些年打台湾牌越来越迂回,因为中国态度明确,美西方不敢正面挑衅,只能搞小动作。在这种情况下,让洪都拉斯替自己敲边鼓,自然成了选项。在美国的逻辑里,像洪都拉斯这样的中美小国,最适合被当成政治工具:需要站队时就把它推到前台,平时则用所谓“安全承诺”和“经济扶持”吊着,让当地政客误以为只要乖乖配合华盛顿,就能稳住局面。 久而久之,洪都拉斯内部一部分政治力量也习惯了这种依附关系,把“听美国的”当成通往权力的捷径。
但“押宝美国”本身就站不住脚。特朗普关税大棒打遍盟友,从号称“特殊关系”的英国,到加拿大、日本、韩国这些国家,没有例外。洪都拉斯官员以前还幻想“和美国搞好关系能减免关税”,现实一再证明这是妄想。美国如今是全球“抽血”状态,谁靠得越近,被掏得越狠。 从这点再看洪都拉斯大选,就知道那股“复交热”多大程度是在向美国示好,而不是国家战略考量。 美国干预洪都拉斯内政长期存在。它过去与台湾保持非法关系,本就是美国在背后主导,用“保卫安全”“经济扶持”把中美洲国家绑住,使其成为政治工具。对洪都拉斯来说,这套戏码并不陌生:美国说要“帮你稳定局势”,最后却常常变成“帮你决定立场”;嘴上说是伙伴关系,落到实处却是要你在关键议题上配合站队。 久而久之,只要有政客愿意高喊“复交”“反华”,就很容易被视为华盛顿的“可用之人”,被当成下一轮干预的抓手。这一次如果美国真想扶一个高喊“复交”的反华政客上台,它完全做得到。
但另一方面,洪都拉斯过去两年在中国这边得到的是真金白银的发展机会。2023年下旬宣布与台湾“断交”、次日建交;同年6月签署“一带一路”谅解备忘录;11月以主宾国身份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。援助、投资实实在在落地,与美国只给政治压力形成鲜明对比。若此时再喊“复交”,很难解释成是为了国家利益。 中国立场一直明确:不干涉别国内政,洪都拉斯走哪条路由自己决定。这种尊重本身就是对它的“礼物”,意味着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伸手进它的选举和内政里指手画脚,洪都拉斯在中国这边可以保持起码的自主空间,在相对自主、相对自由的空气里做选择。但尊重不等于容忍反复横跳。 现实是,只要洪都拉斯选择与台湾地区“复交”,中国就会收回援助、停止合作。这不是情绪,而是最基本的外交逻辑。洪都拉斯经济结构单一、体量小,承受不起这种反复。它当初结束所谓“邦交”就得罪了美国,很多与美国的合作被暂停;现在若再失去中国,将再次被推向困境,本国民众还要跟着受折腾。 更长远看,中国统一是历史趋势。如果洪都拉斯现在为短期私利选择“复交”,等中国收回台湾主权那天,它在国际上怎么立足?再来求“复交”,只会更加被动。网友的建议也很直接:真这样,就晾它五到十年,让它尝尝代价。官方未必会照着网友的气话去做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——那些立场坚定、一以贯之的国家,未来必然拿到更多机会。 等那一天到来,如果洪都拉斯因为反复横跳错过了一个发展周期,心里肯定难受。现在大选尚未结束,它依然有机会决定,是继续当筹码,还是为未来做一次负责任的选择。这其实就是摆在洪都拉斯面前的一道清清楚楚的选择题:是继续在几方力量之间反复横跳,把自己当筹码出售,还是承认谁真正尊重它的选择、谁真正愿意给它发展空间,按这个标准站稳一次队。选哪一边,短期内也许只是选票起伏,但几年之后,就是国家命运的差距。
致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